主要设备

1. 高性能计算集群

集群采用IBM BladeCenter H刀片中心和HS22作为计算结点,共37节点,444核,26T存储空间,能实现40GB Infiniband高速全互联。
集群的基础编译环境:
gcc/g++/gfortran
Intel Compiler v11.1 /MKL (non-commercial edition)
NetCDF 4.1.1 (compiled with icc/ifort)
MPI环境(均支持Infiniband网络)
OpenMPI 1.6.2 (compiled with icc/ifort)
mvapich2-1.8 (compiled with icc/ifort)
目前集群上可以运行的软件:
ANSYS、Matlab、Delft3D、EFDC、NHWAVE、SELFE、ELCIRC、WWM、POLCOMS、POP3、GOTM、HOS、OpenFOAM等。

2. 风浪流实验水槽

实验中心共有不规则波试验水槽4条,新建造的风浪流水槽尺寸为长85m×宽1.0m×高1.5m,配有带二次反射波全吸收装置的伺服电机型水槽不规则波浪造波系统、循环水流系统、加风系统,能模拟最大波高0.3m、波周期0.5s~5s的不规则波,模拟最大流速0.5m/s(0.5m水深条件下)、最大风速15m/s,该风浪流水槽系统总造价202万元,能进行风、浪、流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下的物理模型试验,具备研究海工建筑物在二维不规则波作用下的各种动力响应机制及海岸工程中波浪与建筑物相互作用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的能力。

3. 综合性实验港池及测控设备

现有实验港池一个,尺寸为长60m×宽39m×深1.3m,配有多向不规则波浪造波机(蛇型生波机)系统,造波机系统总造价242万元,共有84块宽40cm×高80cm独立推波板,推波板行程±30cm,总宽33.6m,能模拟波周期0.5s~2.5s,波向范围0~±30°,最大波高0.2m的不规则波。港池还配有DJ-800多参数波浪试验量测系统、波浪压力和总力仪、船舶撞击力系缆力测量系统、六分量仪、港池视频监控系统、大跨度电动测桥等量测设备。该港池具备承担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整体波浪模型试验研究能力。

4. 开边界多泵控制潮流模拟系统

该系统由多个32通道开边界模型多泵控制柜、数百个小型潜水泵、水位和流速量测设备、工控计算机和测控软件等组成,我院自行研制。潮流模型试验中计算机控制模型边界上布设的每一台的小型水泵(流量预先标定)的运行,能准确模拟开边界海域复杂潮流场的流速大小、流向、潮位变化过程,结合移动式不规则波造波机、泥沙测控系统等设备,可进行模拟波浪、潮流、泥沙共同作用的整体物理模型试验。

5. 环境泥沙实验室

实验中心环境泥沙实验室拥有D280型环形水槽一座,配有马尔文3000型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38万元)、Optima 7000 DV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67万元)、7820A气相色谱仪(36万元)、Hydra C全自动汞分析仪(27万元)、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0万元)等先进设备。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校自行研制了国内第一座环形水槽,D280型环形水槽是我院最新研制的,尺寸为外径280cm×槽宽30cm×槽高50cm,配有高性能数字伺服控制系统、无线遥控水样动态采集系统、无线流速测量系统、无线红外测沙系统,。本套环型水槽的上、下盘旋转速度和方向可以任意调节,上盘高度位置可以动态升降调节,上、下盘作相向旋转运动时环槽内形成水流。环型水槽系统解决了用普通直水槽研究粘性泥沙时水泵搅动破坏絮团、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慢水槽不够长等问题,环型水槽可精细模拟不同流速、不同含沙量、不同盐度条件下现场环境的泥沙启动流速、动水沉速、冲刷率等,为港口回淤、围垦土地、海岸河口演变的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河海大学江宁科学研究实验基地(189 基地)水利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

河海大学江宁科学研究实验基地(189基地)是河海大学建设的一个校级公共试验基地,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宁丹路以东,佛城西路以南,隐龙路以西地块,占地189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基地的定位是构建一个学校层面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规模庞大、易于学科交叉和成果集成、易于科学管理并方便使用,集水流、结构、仿真功能于一体,具有显著水利和土木特色,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公共试验研究平台,使基地成为管理先进、设施配套、条件优越、服务优质的公共科研共享平台,成为支撑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先进技术平台。
基地包括水流试验大厅、结构试验大厅、高性能大楼等三个独立建筑,目前建设有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模型实验中心、水利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水利大数据云服务中心等三个校级平台中心。
水利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主要依托结构试验大厅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1.5万平方米,主要进行水利和土木工程领域内的混凝土材料微细观分析和基本性能试验、土体和岩石类材料性能试验、材料力学试验、构件和整体结构静动态性能试验等科学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涉及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及力学等专业学科。
水利与土木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以结构试验大厅为基地建设,大厅的长度约为125米,宽度为56-64米,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结构试验大厅主厅跨度为27米,高度19米,配备30吨大型桁车,起吊高度13米。副厅为三跨三层结构,每跨宽度约9米,一层高8米,二层和三层高度均为5米。
近年来,学校利用211工程建设项目、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及双一流建设项目的资助,完成了3000吨级大吨位压剪试验系统、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系统、移动式多点静力加载系统、大型高压土工材3料试验系统、反力墙及拟动力混合试验系统,以及目前国内最大的三向六自由度模拟地震水下振动台系统。

海滩养护现场观测研究基地

海滩养护现场观测研究基地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经过两年时间的前期准备,由河海大学海岸整治修复研究团队于2019年11月建立。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425901)等科研项目的支持下,该研究基地结合海州湾日照港北区港口岸线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服务于海滩养护修复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

Read More